top of page
Search
  • Ran Ma

八年写前的釜山日记 “釜山海与云——小记第17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作为时空经历于我而言,大概永远都是一分为二的物事,这一点在自己的影展之旅结束之后尤其明显——一部分是那些零散、破碎而情绪化的记忆,关于人,城市,街道,街头的一瞥,一次偶然的相遇,一顿饭和一杯酒,它们因电影和电影节而衍生,看似不值一提⋯⋯另一部分保持着和排片表相似的理性结构,它们严守时间顺序,也按照你关心的话题展开,见面交谈、访问、热议与反驳⋯⋯毫无疑问依然以电影为中心,而你一面记录,也一面在预测自己以后会如何把这些经历写成文字与人分享,让它“有价值”。因此我是对电影节持怀疑论的那种人,因为曲终人散后,个人的记忆,恨与爱,糗事与绯闻都似乎变得无关紧要;留下的,是一套貌似以客观口气罗列事实的报告;然而既然盛宴结束,谁还需要反复回味那些不可重复?


这里的文字,无意对2012年已满17岁的釜山影展做出宏大概述,仅是管窥。


BCF小览


第一次来釜山是2008年,彼时与新浪娱乐合作,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导演和幕后人员,纵使工作繁忙,也十分享受;第二次是2011年参加釜山影展(以下采用其英文简称BIFF)新开设的首届釜山电影论坛(Busan Cinema Forum, BCF)。它是影展与学术圈、电影研究者作的一个链接,首届论坛也算盛况,有多个亚洲电影研究学会代表参加,当然也有我熟悉的“电影节研究网络” (Film Festival Research Network, FFRN)。今年的BCF主题是“数码时代电影修复与保存的zhengZ性”(the Politics of Film Restora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the Digital Era),还有一个附属单元是几位韩国的大学教授谈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美学与ZZ性(Aesthetics and Political Discourses of Chinese Main Theme Films)——因为时间不凑巧,这个中国专题我已然错过,不过他们中的几位我以前在若干研讨会上有碰过面,汉语流利,能用中文发表。他们关于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与日本大学内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有些近似,更多关注点还是第六代最早期的几位代表作上,或也是受电影史研究的影响。


很难不令人赞叹财大气粗的BIFF在平行举办若干论坛、研讨会和讲座的同时能够单独安排BCF给研究者作为交流平台——其规模和举办水准(虽然2012年是第二届而已)甚至超过不少dullli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最棒的是凭借论坛证,每天可以免费换最多5张电影票。吸取上次BCF的教训,也是个人兴趣使然,我在论坛前两天还是主攻了电影,而非坐在讲堂里伴着PPT与哈欠枯坐。不过论坛第三天赶去听诺贝尔文学奖2008年获得者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的专题讲座 “电影传说”(“Tales of Cinema”);他是本届影展“新浪潮”单元的评委之一。勒•克莱齐奥2007年出任戛纳影展评委,他同时应邀为戛纳60周年写了一本叫做“Ballaciner”的书,书名是他自己新造的字,或许该译为“影梦者”或“影行者”,全书回忆、解析影史以及他自童年开始的观影经历。而他的BCF讲座本身就是他与大家分享家庭的珍贵影片收藏,多是一战后的默片如Harold Lloyd1920年的“Ghost Farm”(“鬼农场”)。在映后问答他更加强调自己对胶片电影的偏爱,他说,“如果外星人进攻地球(数码影像)会很容易被消除,除了胶片电影”。在被问及何为“好电影”时,他说从一个外行人角度说,自己觉得没有所谓“定义”。比如有电影的电影包括了所有烂片的元素,结果可能是个好片儿。


正题之东南亚焦点


第一部片子看的正是菲律宾导演门多萨(Brillante Mendoza)的“Thy Womb”(暂译“子宫”);他的Kinatay(“男孩看见血地狱”)2009年进入戛纳的竞赛单元,并最终得到最佳导演奖,无疑是菲律宾乃至东南亚电影史重要的一笔。离开马尼拉鱼龙混杂的都市迷局,门多萨的《子宫》深入棉兰老(Mindanao)群岛的旖旎风光。接生婆Shaleha (扮演者Nora Aunor )无法生育,某日她与身为渔夫的丈夫海上遇险后,重新焦灼地燃起了为丈夫找一个年轻妻子传宗接代的念头,此后的影片叙事大部与她夫妇二人“寻妻”的桥段有关⋯⋯当然门多萨永远不会止于家庭悲喜剧的排演。位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是这个天主教国家颇受争议且历史纠葛不绝的穆斯林自治区(1989年才在与分离主义武装谈判后成立的政治体),主要拍摄地点塔威塔威(tawi tawi)群岛,依旧有fenli主义pan军(阿布萨耶夫)制造恐怖主义事端。门多萨在刻划水上人家迥异风情与伊斯兰民俗的同时,亦有所考量地加入有关于政治争端的细节,看似不经意,却皆点睛;极致之时,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也无惧于枪声,召回宾客,为他们起舞。女主角、60岁的Nora Aunor 是菲律宾娱乐工业的标杆人物,固然,菲国之外的我们观看电影少了许多明星魅力认知的包袱,不可否认她作为戏骨的演技确为作品锦上添花。观毕,终明白所谓“子宫”点题“生命”与“生存”,是实指片中女主角的职业,也是暗喻这片海洋,与女性在影片叙事中的主导力量,以及对她们的命运寄予理解。


此次釜山有8部菲律宾indie作品入围,巧的是另外一部“亚洲之窗”单元的菲律宾作品也是以年长女性入题。Diablo (“恶魔”),导演德古兹曼(Mes de Guzman)。“恶魔”中老迈而虔诚的天主教信徒Nanay Lusing家境优渥, 她却固执地独居于老宅中,售卖宗教商品,过着半隔绝的隐士生活。然因身体问题,几个早已各自独立的儿子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因着不同的理由来问候老妇⋯⋯所有的团聚分离几乎都发生在这座鬼影憧憧的老宅,此一情节推动,成就了这部作品寓言般的超现实感和恐怖氛围。导演借宗教话题讨论信仰,而终指向人性:影片中被寄予希望的圣者(nanay最信任的一子),在苦修行进的途中被醉鬼无端刺死,是古兹曼绝望的批判;可nanay却在葬礼上与另外一个儿子重修旧好,又似隐喻光明,最终却没有人被惩罚,也没有人得到救赎。此片横扫2012年菲律宾第八届Cinemalaya indie影展,得到为新人设置的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主角大奖——此前一直听说Cinemalaya发掘了不少菲律宾独立电影新人;影展也不过8岁,和国内各个独立影展几乎同时成长。


花开两端,各表一枝。所观第三部菲律宾indie作品“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From Lilia Cuntapay”中的没牙老妇Lilia Cuntapay的确是菲律宾主流电影类型片(尤其是恐怖片)著名的女龙套,年过五旬才开始自己第一个角色,多是造型惊悚的女鬼,多数时候没有台词。本片导演Antoinette Jadaone将计就计,以伪纪录片(Mocumentary)的形式“追踪”Lilia得知自己提名最佳女配角之后的系列经历,台词精妙,剧本成熟流畅,成就的简直就是一套菲律宾的“喜剧之王”,在所有的笑料背后,似乎转身就是眼泪,但并不廉价,因为终于被认为“原来真的能演戏”的Lilia,早已赋予这个与她同名的角色以尊严和勇气。


在不少影展错过的印尼“来自动物园的明信片”(Postcard from the Zoo)终于能在釜山一见;导演Edwin凭借此片(个人的第二部剧情长片)进入了2012年柏林的竞赛单元,而作品主角也是女性。与Edwin讲述印尼华人伤痛记忆的处女作Blind Pig Who Wants to Fly的重口味不同,“动物园”明显更贴近梦境与童话,总体感觉似雅加达版本的“天使艾米丽”——年轻的女孩儿Lana从小被遗弃在动物园,她被“圈养”在动物园内,与流浪者和驯兽员一起生活,对动物的爱与了解胜过她对人类的兴趣;但是和所有的女子一样,有一天她恋爱了,便跟随一位牛仔出走⋯⋯或许因为得到了较之前作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影像的诗意首先得到了硬件上的成全,而那些令Edwin从小就心向往之的动物们,长颈鹿、虎、河马⋯⋯终于在这个色调冷峻的童话中成为主角。较之处女作,“动物园”的现实维度似乎来自于牛仔消失之后,Lana在色情按摩院的工作。终了,虽未破镜重圆,Edwin却终不忍给这个故事一个残忍结局,这或许是该片于柏林首映时评论反响不好的原因所在。


大师与新人


在釜山所观的大师作品,主要是莱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的“Holy Motors”(神圣车行)和金基德的威尼斯金狮奖作品“pieta”(圣殇)。英国电影杂志“Sight & Sound”的9月号专门为 “Holy Motors”做了一个专题,称此片为年度“最撩人”(most provocative),议卡拉克斯作品究竟有那些细节在向影史致敬;基于此,观影中有所留心。于我而言,那加长版的豪华轿车无疑是“电影”本身,而主角Oscar (Denis Lavant扮演)在一天之内扮演的各个角色,不老不死,接近杀戮,扮演疯狂,皆极尽所能,又全身而退;他在所有的角色变换中反复测试并颠覆着关于“真实”与“非真实”的边界,而这种跳跃式的角色扮演本身也是在用新媒体的概念表述对电影的痴迷,或是哀悼⋯⋯如此迷镜般的结构,卡拉克斯毫无阻滞地完成,令人惊艳。


鲜热出炉的Pieta贵为金狮奖,无需赘述,倒是João Rui Guerra da Mata / João Pedro Rodrigues联合导演的“the Last Time I See Macau”(最后一次来澳门)令人叫绝——全片本意在纪录片、电影散文(film essay),却终于一部黑色电影(film noir),全片以类型元素——一个葡萄牙男人接到朋友求救电话回到年少出生地澳门来推动悬疑,中有高潮,却始终未有主角露面,仅以声音、声响营造氛围,实为挑战;二人以大部分的非戏剧性画面加诗般的旁白完满地完成了一个独特的混搭;虽然见到有中年妇女中途退场,我却完全被这种电影的拍摄思路震撼。有趣的是,影片虽以“澳门”入题,导演提出,其实“澳门”可以超越时空,他们取景地其实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里斯本郊区等;而中间有关于中国的观察虽有浮光掠影之嫌,却终是触觉敏感,他们捕捉到一个出租车内正在报道两会新闻的上下颠倒的屏幕,令人莞尔。


所看的两部中国indie电影作品,一部是彭韬的“焚尸人”,本以为是“冥婚”的老路(去年釜山已观一“冥婚”片)宥于生与死的昂贵和痛苦,固然是中国式的“鬼魅”(uncanny),人物却较之“天国”更加鲜活可感。我同时更愿意把这部作品和香港作家西西以女性尸体化妆师为主角的小说“我这样一个女子”联系起来(也有电视作品改编)——尽管两者的社会语境不尽相同。洛加诺得到最佳处女作金豹奖的剧情片“记忆望着我”,导演是之前侯孝贤“红气球”中扮演保姆的宋方;她之前导演的短片曾经入围戛纳“电影基石”单元并获奖。“记忆”中宋方一家包括导演本人齐齐上阵,以日常生活、行动出镜,一切看似家庭纪录片,记录琐碎,其拍摄手法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刘伽茵的“牛皮”系列。


尾声


本届釜山影展一共有7间影院的37个屏幕,播放一共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304部电影作品;再热情的影迷,精力、时间等也无法支持尽揽自己所爱的作品。而如果算上在影展的界面上与友人见面、交谈、互动的时间,想必更是分身乏术。开创之初以香港国际电影节等亚洲一流影展为模板发展的BIFF,时至今日已飞跃成长为亚洲影展中的头名,并且作为亚洲电影的窗口面向世界,地位不可取代。据主要选片人Kim Ji-Suk介绍,本届釜山影展的目的,一是为了巩固第二年投入使用的釜山电影中心(电影殿堂)的使用,其次是为了探讨胶片电影在数码年代的意义,因为他们希望“釜山(影展)不仅是为了引介电影而存在,它也应当成为全世界的电影迷思考电影社会意义的平台”。我个人体会到的第十七届BIFF,明显也在过渡时期,因这也是新主席李庸观任期的第二年,三心二意,有精彩,无高潮。然而作为一名釜山“三年生”,辗转于各大场馆之间,并因此而迷失在电影中心及其附属场所的巨大水泥空间之中时,隐约觉得不安;这些原本为了电影而存在的水泥宫殿,虽有顶级硬件设施,多数时候不过是空置。与巨大冰凉的空间周旋,比在购物商场中的多厅影院穿梭更加茫然,难怪志愿者多显疲态,人人专注于手机,百无聊赖。临走之时,电影殿堂周围还有新的项目在施工⋯⋯


不过这次釜山,我也终于了了心愿——那就是和三五知己,一同吃烤肉。在这里一并感谢与我在釜山相会的各位导演与影迷。期待来年。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