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Ran Ma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之一:认识鹿特丹

  [卷首语] 荷兰的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是近年急速成长的一个电影节,该电影节不设红地毯,崇尚独立精神,致力于发掘年轻导演,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娄烨、张元和贾樟柯都曾获得该电影节的资助。如此剑走偏锋,却已成长世界上观众人数第二的电影节,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获选该电影节青年影评人训练营活动的惟一中国影评人马然,将在接下来的10天中,带你去探访鹿特丹电影节的隐秘魅力。

  

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1月23日夜8时低调开幕,鹿特丹影展的开幕电影是阿根廷年轻女导演露西亚·赛东(LUCIA CEDRON)以阿根廷社会动荡的1978年为背景的处女作《上帝的羔羊》——以导演处女作为开幕电影的做法在各大电影节中并不常见,而只要细细翻看影展目录便不难发现,鹿特丹对独立精神的崇尚和对新导演的细心扶植亦成为其立于不败的不二法门。


阿根廷女导演露西亚·赛东的处女作《上帝的羔羊》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唯一不设红毯的国际电影节

  1972 年6月第一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开幕的时候,只有17位观众参加了这个簇新影展的首场放映,尽管开幕仪式因为现场冷清而被迫取消,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当时的影展策划人休伯·伯斯(HUUB BALS)的斗志,他认为如果假以时日,诞生之初就被贴上“非常具有实验精神”标签的鹿特丹电影节不但会成为鹿特丹这个欧洲首位海港重镇的文化坐标,也会以绝世独立的姿态为世界电影文化扬起一面旗帜……时至今日,后来 移期在阴郁冬日举办的鹿特丹电影节已经成为世界上观众人数第2 位的顶级影展(人数最多的是柏林电影节,43万。没想到吧:),07年(1月24日到2月4日之间举办)的观众人数就已经达到36.7万—— 鹿特丹电影节也成长为形式多元的高质素独立制作、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面向世界最重要的展映和交易平台之一,它尤其偏爱来自“南方”即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亚洲的独立新人新作(同时也有若干单元专门展映欧美艺术影片)——这种固执不从众的口味坚持37年来似乎未曾动摇过,甚至逐年膨胀的观众数会令前任主席不无担心,认为过分的大众化会影响电影节本身自我标榜的另类口味。


坚持实验精神反而为鹿特丹赢得无数狂热影迷


举行开幕礼的电影院


  不同于星光无限的威尼斯、柏林和戛纳这欧洲三大影展的是,鹿特丹是唯一没有红地毯仪式的国际电影节,它和同样也是在冬日的风雪中举办的美国盐湖城圣丹斯电影节一样倚重影迷和电影专业人士的眼光、口味和他们汇聚起来的狂热力场;而不少后来蜚声世界的独立电影导演也是在鹿特丹第一次吸引世人瞩目(如 07年第60届戛纳影展金棕榈大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就是鹿特丹资助的导演首作)。

  去年秋季才上任的电影节主席罗格·沃夫森将本次影展的独立精神定义为“自由基”( FREE RADICALS)(本是化学用语,是指偶尔引起剧烈活跃化学反应、始终处于游移状态的原子或分子),按照沃夫森的理解,不少视觉艺术创造上的“自由基”不因循守旧,他们的叛逆作品却似乎更加贴近艺术的本真状态,所以此次影展的核心影人是三位来自美国的视觉艺术家——而在全球的电影节以及视觉工业体系中,鹿特丹又何尝不是以一副“自由基”的不安分姿态逆流而上,成就了影展自身和城市文化的反叛传奇呢?


中国影片《金碧辉煌》参赛

  本次影展一共设有 11个公众单元和8个以影片交易和专业培养为核心议题的专业影人单元,例如鹿特丹“电影市场”(CINEMART)到今年已经是第25届,会展期间会有全球范围内挑选出的39个影片拍摄计划在这个平台上寻找制作资金和发行渠道。 影展的创立者休伯·伯斯的名字应该被广大艺术青年熟记—— 后来不少第六代影人的作品都是在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影基金“休伯·伯斯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独立作品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娄烨、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王兵以及如韩杰、翁首鸣这样的新进独立导演。

  公众单元即包括了影展最重要的老虎奖长片竞赛单元(三部作品,每部得到 1万5000欧元的奖金)和短片竞赛单元(同样是3部作品,每部奖金3000欧元),此次中国导演翁首鸣的《金碧辉煌》进入了长片竞赛单元;值得一提的是,同场角逐金老虎奖的《迷乐上海》导演是25岁的荷兰人大卫·维比克,他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却基本都是中国人,其中包括贾樟柯的录音师张杨和配乐林强;公众单元中的“溯回影画”单元则以向中国第四代导演致敬为主题,黄蜀芹、谢飞和滕文骥等第四代影人也会为这个特别单元重聚于鹿特丹。在为期 12天的电影节中,每天鹿特丹将会有市中心的13间影院联合展映90部左右的影片,其中自然包括剧情长片和相当数量的实验影片与短打合辑;与此同时,在市区主要的博物馆中(这些博物馆建筑本身大多背景非凡、藏品傲人且地理位置相当接近 )也会有和电影节遥相呼应的艺术展览和户外装置作品——尤其是来自台湾的蔡明亮和大陆独立导演王兵(《和凤鸣》也在影展上展映)将联合泰国导演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等 在摄影博物馆为人们呈现一个名为“新龙门客栈”的视觉艺术装置展。  

Recent Posts

See All

引子 沖繩出身的文化評論家仲裏效(Nakazato Isao)曾經不無犀利地指出,高嶺剛的電影創作很難被納入“日本電影”這一概念範疇。仲裏在自己的文章開頭談到一則往事:以寫作《風景的死滅》(the Extinction of Landscape)並提出“風景論”而聞名的左翼思想家松田政男1975年在東京 “Underground Cinematique”(所屬寺山修司的天井棧敷的劇場)的放映活動中

INTRO While it is true that “The history of man is also the journey of the viewer” (Chiara Bertola), ‘Anachronic Chronicles’ through reassembling visual documents, mostly of analogue format such as fo

bottom of page